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讀"京奧感嘆:英國人的八分鐘"後有感

原本以為自己對於北京奧運該說的都說完了。關於這一次北京奧運,
自己對於開幕式的不認同,對棒球隊的失望,對台灣棒運之天馬行空不負責建議,及跆拳國手蘇麗文的感動,都在之前用短文或藉由轉貼新聞的方式傳達了一些小小意見。

(請見麥克斯地下室電台第一頻道,呵呵,有點置入性行銷的感覺)

只是上星期五(九月五日)在中時副刊看到了這篇文章後,再次觸發了心中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也來感嘆,或感歎。

為文者李劼被英國準備的八分鐘接棒節目使用來自倫敦生活中的紅色雙層巴士作為象徵,以及搭車的人們所傳達的平民氣息(或自然氣息,或人道氣息)所觸發的感覺林林總總,大概有幾個點吧:

首先對於"數大便是美"的美學觀大搖其頭,並定義成"走狗和綿羊的家禽美學"(先說,在這裡我不對原文的家禽與綿羊或走狗的關係作辨析,姑且視為我對於所謂家禽美學及美學的孤陋寡聞,不知如何能將綿羊視為家禽或者是否真有一個美學系統取名為此;或是作者一時激憤的筆誤);

利用具象的物體的象徵性(生活化的倫敦雙層巴士對比於京奧一再使用,似塔非塔陽具不像陽具卻"更像陽具"的塔型道具)再次調侃導演的美學觀與價值觀;

將富有人味自然的人群及足球巨星貝克漢泰然的態度,對比於千人一面,萬人同容的"非人"陣仗,並再次對於京奧導演的美學及價值觀與以批評及撻伐;

對於為求完美不惜呈現假的完美,而且假得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全無羞愧,明白地說出不以為然;

綜合所有的表徵,涵義,價值觀及美學,針對人道利益與群體利益的衝突,主辦者服侍的對象是人民或是國家機器,以及(隱隱地)針對極權政權對比於民主政權給予作者自己的主張及看法。

先來看看關於文中所說倫敦市長及英國人對即將主辦的想法吧




往下走之前,回顧一下四年前屬於中國的八分鐘:





鑑古知今,即便只有四年。張導的風格四年前其實已可見端倪,但是無論多麼有先見之明的有識者應該依然無法想像,到了正式開幕以及閉幕式竟然可以將活生生的人化成一堆正色色塊,將中國文化的表皮如此赤裸裸地的生吞活剝卻又還無掩飾地做出自以為是的文化呈現,讓所有觀者不知該如何面對,令人不悅的刺激已經充滿了人的所有感官,阻斷了所有真正的心靈活動,讓人無暇思考或體會。

但是仔細想想,我個人倒不覺得張導是有意做出如此讓人手足無措啼笑皆非的呈現,回頭看看近年來他的作品,應該是他對於大場面的呈現調度已經到了偏執狂的境界,甚至我猜想他已經無法忍耐留白,一意將所有的意念化為視覺感官的飽足,並以為這樣可以更警醒現代人的眼睛,以及情感。只是,我覺得,他忽略了,人之所以為人且須為人,要有屬於自己,屬於人的空間,心靈上及感官上的都是。

其實,若是看看四年前的閉幕式接棒表演,那(疑似)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反而更能體現現代中國的演進,搖滾式的國樂表現,難道不是演進中的文化的真正表現,也更顯現對現代與傳統文化的友善,更有人味嗎?

雖然我個人覺得作者對張導有著過多的託付與苛責,但是對於他所言關於中國人的文化悲哀我倒是很有感覺。借作者的部份結論來作為我的結論吧:

"英國人的八分鐘,對照出了中國的歷史,是多麼的沉重,也映照出了中國人未來的人文之路,是多麼的漫長。......而中國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傳統,於當今的(中)國人卻是如此陌生,如此遙遠。他們好像早已不在乎尊嚴的有無,甚至連有關尊嚴的記憶,都已喪失殆盡。因為沒有尊嚴,只好努力媚笑;因為沒有自信,所以使勁誇張。"

"一場傾國之力的京奧,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口很多,但人,自由和尊嚴意義上的人,卻很少,很少。"

言盡於此,對於北京奧運,我也該閉嘴了。

2 則留言:

xmei 提到...

ㄟ...這摸大滴一個體育館(bird nest),當然要塞塞多點東西啦~英國接力的八分鐘,若也要來個大陣仗來塞鳥巢,那可能不符經濟成本,且喧賓奪主溜.

京奧整齊劃一的開幕,配合著這種國家,當然容易落人口實,沒辦法...先天體質就是降.只有民主國家可以用大陣仗劃一(嗎?),忘了以前的歷史也是皇權集權過來的耶,似乎只有美國開國才是以民為主滴,他們怎摸搞都沒人說閒話啦~~喔不!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可真令人作嘔啊><"

MAX 提到...

to X-Mei,

呵呵 thanks.

英雄主義是否為個人主義所來, 我也不確定耶...但是他們比較會突顯個人的價值, 也比較關照人,我是這樣覺得啦...

都會有大陣仗啊...只是呈現出來的感覺會不同, 是否真的是深層的文化或價值觀所影響,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感而已啦...

英國人會怎麼做, 我們等看看囉.